|
主 题: 出土文物证明易姓商朝时候已经存在 |
已阅:1663 / 回复:7(楼主) |
根据易宪武教授考证:尊重历史,还原易姓源于有易氏部落一脉相承的本来真相。 姓氏文化,离不开姓氏的研究。远古黄河由今天津静海区入海,远古黄河下游即今易水流域,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 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时,易水流域之有易氏已明确于史端。夏前,有易氏在易水流域发展繁衍,到夏代成为整个黄河下游最大的氏族族群(不懂者,先无须研究甲骨文古证及古籍文献,看国内外任何版本夏前地图)。庞大的有易氏族群,实证不间断,已可上溯公元前两千多年(东汉黄河才逐步南移到今入海口),后因有易氏而有地名“易水”;有易氏的宗族传承、社会的兴衰、方国的繁衍及地域发展的变化、进贡、勤王等等留下了大量的史证,成就了后来的群经之首——《易经》。易水因有易氏而得名,有易氏因望族而显著,其历史由来、血脉传承,可谓源远流长。 中国有着以修谱寻宗为特色的“文化认祖”传统,族谱家谱是平民百姓的史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意义也”。历史是复杂的,家族的历史同样复杂。自古以来,族谱、家谱编修就不可能是一件百分百准确的事。隋前九品中正,把人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家谱是上等门第、显赫世家的官修簿籍,以此簿籍取仕做官,普通百姓是没有资格修家谱,也就是没有家谱;唐朝灭亡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官修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致宋代时就已很少见到旧谱,许多官修家谱的家族世系也因此断线失传。正是因为古代谱牒不存在或不复存在,加上迁徙的频繁,姓氏修谱也都有了合理的“想象空间”。因历史原因,很多姓氏的家谱传承出现了断代,我们易氏家谱也不类外!全国各地易氏成千上万个支系,流传至今的绝大部分支系祖传家谱出自明、清或民国创修,一些家谱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光宗耀族”,习惯于各地牵接,硬是与名人扯上关系,攀附成自己先祖,家谱造假之风络绎不绝。 易氏源于易水,可考的有春秋末以易甲为代表的易氏族群迁淮河流域中游,战国末以西汉易洸将军为代表的前辈们迁山左(山东潍县附近),秦、汉两代南征时南迁赣地,至今在江西各地,易氏在隋唐时居住至今的地域祖系支系还有多处,如吉安太和,吉水,鄱阳,饶州、宜春、南昌安义、新建,进贤,瑞昌,抚州南城、乐平。今散处各地的成千上万支系,古时修谱较早也就屈指可数的四个祖系。该帖子被易水围在2017-6-16 9:41:19编辑过 |
|
作者:易水围 (2017/6/16 9:38:51) |
回复此贴 |
|
|
回复:古时修谱较早也就屈指可数的四个祖系 |
第 1 楼 |
根据易宪武教授考证:尊重历史,还原易姓源于有易氏部落一脉相承的本来真相。 姓氏文化,离不开姓氏的研究。远古黄河由今天津静海区入海,远古黄河下游即今易水流域,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源头之一。 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时,易水流域之有易氏已明确于史端。夏前,有易氏在易水流域发展繁衍,到夏代成为整个黄河下游最大的氏族族群(不懂者,先无须研究甲骨文古证及古籍文献,看国内外任何版本夏前地图)。庞大的有易氏族群,实证不间断,已可上溯公元前两千多年(东汉黄河才逐步南移到今入海口),后因有易氏而有地名“易水”;有易氏的宗族传承、社会的兴衰、方国的繁衍及地域发展的变化、进贡、勤王等等留下了大量的史证,成就了后来的群经之首——《易经》。易水因有易氏而得名,有易氏因望族而显著,其历史由来、血脉传承,可谓源远流长。 中国有着以修谱寻宗为特色的“文化认祖”传统,族谱家谱是平民百姓的史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意义也”。历史是复杂的,家族的历史同样复杂。自古以来,族谱、家谱编修就不可能是一件百分百准确的事。隋前九品中正,把人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家谱是上等门第、显赫世家的官修簿籍,以此簿籍取仕做官,普通百姓是没有资格修家谱,也就是没有家谱;唐朝灭亡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官修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致宋代时就已很少见到旧谱,许多官修家谱的家族世系也因此断线失传。正是因为古代谱牒不存在或不复存在,加上迁徙的频繁,姓氏修谱也都有了合理的“想象空间”。因历史原因,很多姓氏的家谱传承出现了断代,我们易氏家谱也不类外!全国各地易氏成千上万个支系,流传至今的绝大部分支系祖传家谱出自明、清或民国创修,一些家谱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光宗耀族”,习惯于各地牵接,硬是与名人扯上关系,攀附成自己先祖,家谱造假之风络绎不绝。 易氏源于易水,可考的有春秋末以易甲为代表的易氏族群迁淮河流域中游,战国末以西汉易洸将军为代表的前辈们迁山左(山东潍县附近),秦、汉两代南征时南迁赣地,至今在江西各地,易氏在隋唐时居住至今的地域祖系支系还有多处,如吉安太和,吉水,鄱阳,饶州、宜春、南昌安义、新建,进贤,瑞昌,抚州南城、乐平。今散处各地的成千上万支系,古时修谱较早也就屈指可数的四个祖系。 易氏谱较早可考的: 1,是由山左迁袁州的西汉征南将军易洸公家族世家官修簿籍。晚唐状元重公之子赟公以此为兰本修成《赟公谱》,即今《萍东谱》,至今宜春仍是易姓居住最集中区域,同地域古今支系庞杂,甚疑易洸将军南征随军者不乏易姓子弟兵? 2,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辛未,江西瑞昌始迁祖易优公十世裔(易开公十二世孙)易完公撰《完公序》、《完公谱》,并留下其父《升公墓铭》,其谱仅以(隋代)布衣春先公为远一世祖,本旁支系,世系完备,根据《完公序》“.....而子孙方振振然,及其末年聚居几千,始遂议析籍为(优公五子聪(名宏)、容、宝、安、霖)五大房...... 虽或散居乡邑,或流寓旁郡,及转而入释老工商之流者甚众,子孙繁衍,殆不啻千余......”;明隆庆《瑞昌县志》卷一.古乡坊:“乡之有坊,以人众族繁,聚于一方,故以姓名:易坊、但坊,俱王仙乡;永坊、华坊、张坊,俱洪阳上乡;徐坊,俱洪阳下乡”可见瑞昌之地有易坊、但坊、永坊、华坊、张坊、徐坊六大姓氏聚居,易坊居于乡坊之首,足见丁口之盛!其支系迁地、时间都与相距17.6公里德安县义门陈氏接近,“义门陈”在北宋嘉祐七年(1062)陈氏已达到3900余口,说明其地易氏人口与“义门陈”是不相上下的,义门陈氏家族显赫,分庄全国较为清楚,而易氏因战乱兵燹,流离辗转迁徙、谱牒毁损,断代、或各地无谱可查,则亟待厘清。 3,南宋开禧三年(1207)春,状元易祓公修之绫谱,撰序曰《庆源集》。明万历《吉安府志》卷十.人物表:“名次悉依旧志、嘉靖壬午志,易祓,著周礼总义”,清同治《续修宁乡志》卷三十一:"易祓,字彦祥,一字彦伟,号山斋,始祖欢,宋真宗祥符(1008年—1016年)时由太和迁宁(乡)...... “。《续修宁乡志》同时记载了祓公之弟和子侄们,其始祖欢公,宋真宗祥符年间由太和迁宁乡,家谱如是,史谱互证相合,其始祖欢公应属可信。 其《庆源集》序中说道“族谱之书,沿而成学,厥俶六朝盛於唐,纷纭淆乱於五季,卒以我宋欧苏两家正之。披隋经籍志载,天下郡国族谱,吉安八,袁州七,各属类是....... 六朝以前,此书既不世出,周至南唐千有馀岁,何从指瞭而眉列也。故敢妄加删定,存信缺疑,集曰:“庆源”.......”祓公既引经典提到{《隋书•经籍志》史部十三类.谱系.簿录}经过真实查证考信,让众人相信九品中正时期,上等门第中的官修簿籍(家谱)并没有易氏! 而其内心却私下自信,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隋书•经籍志》史部十三类.谱系.簿录}中《吉州诸姓谱八卷》、《袁州诸姓谱八卷》已不世传。故敢于作假,不提《袁州诸姓谱八卷》西汉易洸将军家族世家官修簿籍,隐八为七,通篇驳斥《赟公谱》,再删除《赟公谱》唐前世系;不顾《萍东谱》世系古谱中“71世雄公字伯符生子鹏举,鸿逵徙宜未传世系。”通篇含糊作假将名人易雄公作为一派祖,每一派的地域、时间,世次多不能等同、最多的把每派相差数百年的不同地方名人或人名,组合而成其谱十八派祖!(沩源绫谱原本)把曾与李白和诗的秀才常亮公定位一世祖,成为其始祖欢、邦、述、达四公之父,为牵接,不惜父子相差数百年;把常亮公、常明公,常晓公与不是同时间年代的状元重公为兄弟(明清之后部分有改为堂兄);将其始祖欢、邦、述、达四公定为二世,也有明清之后个别地方族谱发现问题,将常亮公改为亮公,卒年在942年。王敦之乱后,晋明帝追封他人均是加封子嗣,而史籍均说雄公遇难后,潘夫人举家齐赴樟潭水死难,朝廷追封靖节,及历代加封,均不提其子嗣!易雄公祓公用意删除《赟公谱》唐前世系,含糊将名人易雄公作为一派祖。只到清乾隆年间,湘乡易宗珺修谱才首提“始祖(雄公)以来”,才将雄公定位为其支系的始祖。 秦商鞅变法, 改法为律。然秦律仍以李悝《法经》为蓝本。汉代萧何作《九章律》 , 在李悝《法经》六篇基础上,添加户律、兴律、厩律, 称九章, 亦有《杂律》, 内容为“假借、 不廉等”(沈家本.历代刑法考 [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并大体为魏晋沿用。袭至北周, 周文帝以赵肃为廷尉卿, 制《大律》,凡25篇, 其中第19篇为“杂犯律”, 是改前代《杂法》为《杂犯律》。这也是首次出现“杂犯”的概念,为律条无明文之犯罪。违反纲常伦理的犯罪,是为“逾制”,乃“十恶”罪名之一,事在不赦, 且采取连坐政策, 称为“反逆缘坐“。《赟公谱》仍属官修性质,就近朝代和略后较近时代官府、家族因官方、家族档案有或多或少的承续,有或多或少也是清楚的;东晋朝廷官方既追封“靖节”正史记载,雄公的忠义精神《晋书》和后来的《资治通鉴》有载,其子裔均语焉不详?当代官府、家族对其有无子裔,有无传人显然是清楚的。《赟公谱》后的萍东谱断然不敢在当代“谋大逆“。古代叛乱,大贪污,谋大逆,破坏宗庙的罪名,往往施之于重大政治犯罪,一旦大狱炼成,只要是与犯罪人沾亲带故,都将受到无辜株连。故萍东谱断不敢冒大不讳,攀附改变到至今的留传? 《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三七、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一《苏师旦麻》、《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八、复考卫泾《后乐集》卷十一《论朝议大夫易祓朝请郎太常少卿兼权吏部侍郎兼侍讲朱质朝奉大夫林行可乞赐镌斥状》均记载易祓公权中书舍人时,极其谀佞,曾草苏师旦制词,做攫金不见人的事,被世人所恶、为满朝舆论不满,险随苏师旦被诛(详见王可喜、王兆鹏《南宋词人易祓行年考》),其心态由此略见。祓公又是当时重要的经学家和理学家,深知违反纲常伦理的“逾制”后果。 所以《庆源集》序巧妙的强调“.......存信缺疑,其不可知者,不敢牵附……”、“……若恺若雄若仁福若万年若重若亮若以降其时其地约略可稽…….”只是录其知道的散处于各地的人名;然后说“……其不可知不敢牵附其袁洪一派为沩之宗自欢邦述达。后或宗儒重道,或力田世业,长年父老犹目击五六代人事!况庙主所传,书契所载,尤堪取信?特分派他属,不遽悉知不敢妄入!……我罪我知”;既为后世留下充分的牵附空间,又巧妙的排开干系。 诚如祓公说,“特分派他属”。其将所修谱分传各地,安义土枧《元故易公西村居士墓志》(元故易公西村居士墓志)“大德十一(1307)年正月二十七,易公西村终于正寝,卜某年某月癸酉,葬于北山。其从父孙准谨以所闻于诸父、及平日所亲记者,叙而勉之旌(左方、右上、右下冉)。易氏著南康建昌卜邻之土枧里。来自长沙,本礼部尚书山斋翁祓,以其谱来通,由是炳源若日星......” 。这是易开公俨优祖系最早因祓公所言“来自长沙”的纪录。“由是炳源若日星”似乎可解释,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上:“仁皇一朝人才之盛,如文正公、文忠公、师鲁,皆第一流人,名书国史,炳若日星,初不假于称赞。”说明祓公携其谱来通建昌土枧易氏,因为长沙有名书国史,禹甸增辉,彪炳千古,绝无仅有的易氏忠义名人易雄公;祓公以潭州宁乡易氏牵附长沙浏阳后,来到南康建昌卜邻之土枧里,依靠易雄公和自己礼部尚书的名望,寄以不明真相的土枧易氏采信其所言!当然谱载对待吉安等地易氏大体如此!全国成千上万各地支系,从古到今的2000年,并没有一本族谱说过易雄公是易氏共祖!但借助相当多的支系作为历史名人方式记载雄公。 4,鄱阳是历史上易氏最大的聚居区之一,考察宋代女性服装、饰物形制,归功于鄱阳易氏墓,易氏碑记。抑或祓公绫谱宋代序文就说“鄱阳易氏、俨然大族”,各种典籍也是记载鄱阳易氏颇多。除现今仍居鄱阳的支系外,迁公祖系来自于鄱阳。鄱阳唐代溥公、溥公子迁公、迁公之子强公由鄱阳迁(抚州南城)竹由瓦子堆,南宋1255年士弼公兄弟开始一修谱,虽谱牒毁损,但迁公祖系分布浙江宁波,温州,闽省大部,赣省抚州等地,湘西,鄂西南及川渝、贵州部分支系均能互证。 ( 五)、全国易氏联谊会副会长易兵写的《赣湘两省易氏族谱解读》: 目前,全国各地易氏所存的老谱大都是清朝末年或民国初年修纂,而且又以赣湘两省为多,质量也较高。其它各省、市、区,各支系现存的少量易氏老谱,大都受赣湘两省族谱影响。因此,读懂赣湘两省先辈留传下来的老族谱,是了解易氏始祖源流和繁衍迁徙经过的必要途径。赣湘两省易氏族谱中关于始祖源流和繁衍迁徙经过等问题搞清楚了,其它省、市、区和各支系都能与之对接,其来龙去脉也就比较容易弄明白。最近阅读了一些江西和湖南的老族谱,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就我的理解对这些问题作点粗浅的解读。 一, 江西谱为何会有多种始祖源流说 据各种史料和各地易氏族谱记载,最早的易氏族谱应该是南唐雄州刺史、易重之孙易赟主修的族谱,后人称之为《南谱》。《南谱》中尊谁为易氏的受姓始祖呢?因为该谱已经失传,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谱文中是怎样记载的,但我推测,赟公主修的《南谱》有可能是尊易牙为受姓始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赟公以前时代的姓氏书籍《氏族志》、《姓氏录》、《元和姓纂》等都记载易牙是易姓起源的第一人。特别是《元和姓纂》,是唐宪宗时(公元806—820年)宰相李吉甫命林宝所作,可以说,《元和姓纂》是政府官方出版的“正史”;赟公所处的时代在林宝后只隔几十年,《南谱》不可能不尊易牙为易氏的受姓始祖。 正因为《南谱》尊易牙为受姓始祖,所以引起了易氏后人对自己受姓始祖的避讳。赟公之后的易氏修谱者,纷纷在新修的族谱中“去易牙化”,耻谈易牙为始祖,觉得易牙在历史上有不好的名声,自己不应该有这么一位名声不佳的始祖。 易牙在唐代以前的各种史料中,名声是很好的,名望也非常高。齐大夫,齐桓公宠臣,参与春秋五霸齐桓公的军国大事,和管仲等人一起共同辅佐桓公把齐国治理成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国、强国,齐桓公还一度想用易牙继管仲为相。特别是到了晚年,易牙的厨艺获得孔子、孟子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赏,被尊为厨神。由于后来颜师古在注释《汉书》时往易牙脸上抹黑,才使易牙的名声一落千丈,冤屈为“杀子适君,不近人情”的奸佞小人。 为什么颜师古有这么大的能量能抹黑一位历史名人易牙呢?这里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颜师古。颜师古(公元581—645年),隋唐时代人,是南北朝至隋唐时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的孙子,少传家业,尊循祖训,博览群书,学问通搏,擅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是研究《汉书》的专家。他所著的《汉书注》,以“因声求义”之法对前注或存是,或伸意,或匡谬,或删芜,或补阙;而于校勘,则在校正讹误、校正诸表之错乱、恢复旧本之古字故语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对《汉书》的解读和传播起了重大作用。而正是颜师古在注释《汉书》中齐桓公的史实时添油加醋、添枝加叶、无中生有地“伸意”、“补阙”,把易牙描绘成一个奸佞小人的形象。很显然,颜师古极力贬低抹黑易牙为的是抬高管仲。因为当时易牙与管仲在立太子等大政方针上意见不合,易牙反对管仲不按周礼立公子昭为太子,受到管仲的打击和排挤;而管仲在历史上一直是个形象高大的正面人物,这样,颜师古对易牙的贬损和抹黑就很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包括我们的一些易氏族人,相信了颜师古的言论,认为易牙是一个“奸佞小人”。其实,易牙当时反对管仲立公子昭为太子是非常正确的,正是因为管仲立了公子昭为太子,破坏了周朝的礼制,才造成了诸公子为争夺太子位而引发了齐国的内乱。假如按易牙的意见维护周礼立无诡为太子,可能就不至于造成诸子为爭王位而引发齐国的政局动荡,以致后来齐国的灭亡。 由于易牙的声誉受到贬损,后来的一些修谱人就纷纷改变对受姓始祖的说法。如宜春袁州寨下台上谱、宜春袁州易家宕谱、丰城荷湖谱等,其谱序中都说3700多年前的正公是易氏的受姓始祖;而萍乡东部宣风牌楼三叟堂谱则说与正公同时代的南仲是易氏的受姓始祖,后来又有人说南仲就是宜春谱上所说的正公,但萍东南仲世系比宜春正公世系却多了28代;宜春袁州溢洲易氏族谱尊孝公为受姓始祖,但孝公是何时代人,谱文中很难分得清。这些谱的有些序文落款时间很早,最早的是唐朝大中、咸通年间,比赟公修的《南谱》还要早上百年,从内容上看就知道是后人所作。后来的修谱人为什么要把受姓始祖说得比易牙早一千多年?当然是为了彰显易氏家族的历史悠久。而且他们在给受姓始祖取名时也颇费心思。“正公”,就是我的始祖是“正宗”的或是最正确的;“南仲”,周王朝中最大的官员,除了帝王就是他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无比显赫;“孝公”,忠孝仁义,至诚至孝。这些当然是最好最理想的始祖名称。应该说,这些修谱人“创作”出来的始祖,其愿望和出发点都是好的,但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去易牙化”。 以上所说的三种情况只是个别现象,在宜春、萍乡、丰城一百多个支系分祠中只占极少数。宜春大多数支系族谱都尊尚公为受姓始祖,并没有直接否定易牙,而修族谱时又有了合情合理的始祖,这种处理方式非常之好。 江西南昌、新建、安义、九江、湖口、武宁等地修的易氏族谱,一直到现在都仍然尊易牙为受姓始祖,言之凿凿,毫不隐讳,是何原因?我分析这些地方的族谱可能比较完整地继承了赟公的《南谱》,后来的修谱人尊重易牙,不以易牙“名声不佳”为耻,即使自己的先祖真有什么不好,自己毕竟是他的血脉,不可更改!这是一种实事求是,值得点赞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江西除宜春、萍乡、南昌、九江等地区易氏外,还有吉安、泰和、吉水、赣州、南康、于都等地易氏,这些地方的易氏族人尊恺公为受姓始祖。他们为什么没有和宜春、萍乡、南昌、丰城、九江、地区的易氏族人一样尊尚公、正公、南仲、孝公或易牙为受姓始祖?我估计他们是受了湖南谱绂公《庆源集》的影响,因为湖南易氏和江西吉安易氏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绂公所在的宁乡易氏就是从江西吉安迁过去的。可以这样说,江西吉安谱影响了湖南谱,而反过来湖南绂公的《庆源集》又影响了江西吉安谱,这是自然而然的。现在所存的吉安泰和谱、连山谱、厦湾谱、易家洲谱、吉水南林谱都是尊恺公为受姓始祖。厦湾谱甚至连恺公也没有提,谱头世系吊线直接以雄公为一世祖。 二,湖南谱为何有明显的“去易牙化”倾向 湖南谱与江西谱有三个明显的不同点:一是江西谱内容详细,从受姓始祖到现在,世系清楚,代代不缺,而湖南谱雄公之前记载简略;二是江西谱始祖出于多元,说法各种各样,而湖南谱是一边倒,都是尊恺公为受姓始祖,就连岳阳、常德、湘阴、永定等重公支系都尊恺公为受姓始祖;三是江西谱“去易牙化”手法比较隐晦,不言而喻,而湖南谱则行文直白,直截了当。 江西谱不管是尊雄公为始祖还是尊雄公以前的各位为始祖,历朝历代都有名讳字号,世系吊线清楚,代代不缺;而湖南谱自受姓始祖恺公后至雄公记载非常简略。只说了恺公在易水受姓后居太原之西境狼孟引龙江圳上;秦时有后裔迁金陵,谁迁金陵名字也不知道;以后繁衍至汉时有仁祯、仁祥、仁福、仁禄四兄弟居扬州之域青徐之间的临淮、丹阳、吴郡、会稽;后汉昭烈帝章武二年仁福公之后万年公由娄县迁湖南浏阳,三传而生易雄,雄公的祖父是谁?父亲是谁?谱中都无记载。从恺公到雄公,600多年只这么聊聊几句,一带而过,中间应该繁衍了有20代左右,只有三代人的名字,不象江西谱从正公(南仲)到雄公50(70)多代,代代人名清楚。如果江西谱上的这些世系人名来自赟公的《南谱》,那么就说明绂公把这些世系都“阙疑”了。可能绂公对这些世系人名也不太相信,因此“妄加删定”、“其不可知不敢牵附”。 绂公在《庆源集》中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为什么要写得这么简略的原因:“唐一部十二编类,于始祖以来皆有嫡系,一或阙略或以为无据,期于有据非牵依附会成之不可,谱乱之弊,又何怪焉,抑何独唐?”他对唐朝《十二编类》这样的名著都抱怀疑态度,对《南谱》就更不用说了。“相去四百、六百年,而世数之多寡如是,其间人寿长短,且不能无疑。”这就是绂公为什么要删改赟公《南谱》的理由。他说:“检兹家乘,始自易水受封赐姓,后徙太原,徙金陵,徙长沙浏阳,至徙江西泰和,散居吉安、袁州、洪州,复徙长沙宁乡等属;若恺、若仁福、若万年、若雄、若重、若亮以降,其时其地约略可稽。”“六朝以前,此书既不世出,周至南唐千有余岁,何从指瞭而眉列也,故敢妄加删定。”这里绂公虽然只是说明雄公以前时代久远,详细情况很难搞清楚,不可能写得那么详细,只能是“约略可稽”,没有明确表示忌讳易牙;但我猜测,绂公这里也有“去易牙”之意,只是他身居高位,学有涵养,不便明说罢了。如果《南谱》确是尊易牙为受姓始祖,绂公更不好直截了当地否定赟公谱,所以他没有直言,而是认定了战国魏时的恺公为受姓始祖。 到了600年之后的清末民初,湖南的修谱人可没有绂公这么文雅与忌讳,而是直截了当地否定易牙。湖南浏阳谱为了否定易牙,专门写了一篇《易牙之后辩》,其开篇就说:“姓氏谱不知易之受氏由于食采,第见孟子书有易牙其人,遂谓易氏为易牙之后,随意附会何谬妄至此耶?”有人对恺公提出质疑,认为恺公非战国时期人,而是三国曹魏时期人,浏阳谱也在恺公词条后面写了一段按语:“恺公名字见山斋公庆源集序,列在雄公之前确而有据,惟晋书文帝本纪四年伐蜀使部将易恺攻蒋斌于汉城,是晋人又有易氏名恺者,故特表之。免至周于夏与商有两鬻熊、周与吴有两虞仲,人多误以为一人也。”而醴陵双塘谱就对尊易牙为受姓始祖的说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谱者妄以齐大夫雍巫之字易牙为易氏受姓之祖,后世弗深考究,遂讹传至今,间有知其舛者,而不详明而正其谬。兹考孔颖达左传疏及宋吴增能改斋漫录、元阴幼遇韵府群玉,皆云易牙系雍巫字,其说甚详,未闻有受姓易氏之语。”“考舆图志古冀州治山西太原府狼孟阳曲县古名故易氏郡曰太原,其所由来历历可据,若云受姓始于易牙,按易牙由郑奔齐,为齐大夫,仍雍氏未以字为氏也。况齐国于山东省,食采当在齐地,即以字命氏郡当曰临淄、济南郡,何有于山西太原?其荒诞不经不待辩而自明,腐儒无稽之注后人应当劈之,矧属本源敢不辨正其妄,而冒昧自诬其祖也!”这种“去易牙化”、对尊易牙为受姓始祖的否定与批评,几乎见于湖南各地的族谱。 但是,对于湖南谱一边倒的尊恺公为受姓始祖有人提出了质疑。我认为,应该重视这种质疑,因为这种质疑有他的道理。我在以前的一些文章中曾说过,恺公作为毕公高、毕万之后受封食采于易水,以地为性,何以各种史籍上都无记载?有关恺公的生平事迹在各种史籍上寻不到半点蛛丝马迹,这是不合情理的。相比之下,江西宜春尊尚公为受姓始祖,其事迹清楚,受姓理由充分,现在又有考古论证,可信度较高。但是,根据湖南谱对恺公受姓的描述,和江西宜春尚公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湖南谱上说的恺公可能就是江西宜春谱上说得尚公。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不好理解,难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状元绂公为什么要选择恺公为受姓始祖?他难道不知道三国曹魏时期有个雍州刺史叫易恺?如果知道,那么在历史上就应该有两个易恺,战国魏易恺和三国曹魏易恺,可为什么绂公《庆源集》中没有说明呢?是否还有这样一种可能:绂公本意是易氏受姓始自春秋战国时期,但具体是谁不得而知,于是有意牵附到毕公高之后毕万;而历史上除了易牙之外,易姓人最早有名可查的就是易恺,于是就以恺公为受姓始祖。如果是这样,道理上也勉强说得通。 我不同意否定恺公。现在全国各地有超过百万的易姓人尊恺公为受姓始祖,如要否定,族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这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三国曹魏时期确有雍州刺史易恺,如果前面的先祖人名无法确定,尊三国曹魏时的恺公为始祖有何不可? 三, 开、迁、立三大支系是谁的后裔 开公、迁公、立公三大支系都发源于江西。在江西谱中,开公是南昌安义始迁祖,迁公是抚州南城竺由始迁祖,立公是吉水南林始迁祖。这三大支系自宋朝初年开基后,都繁衍成为万人以上至数万人的大支系。据江西上述三地的族谱记载,他们都是延庆公的儿子。 但是,有学者对江西谱的记载提出了质疑,认为上述三公并非延庆公之子,而是江西谱把他们牵附到了重公支系。他们认为:上述三大支系是周代春秋至战国期间易水流域因燕灭有易而南迁楚地的易甲后裔,是几支不能确定其直系血亲是谁的支系。对于这些质疑,我们应当尊重,不断搜集材料,认真比对分析,尽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们先来看看江西谱是怎么记载的。江西南昌新建明正德庚午年(公元1510年)修的易氏族谱说:“始祖讳开字必先,乃延庆公长子,官居户部清吏司郎中,历詆奸佞降任海昏(今江西安义)。一日,适居卜乡娉婷市之水西,有地名曰土枧,遂乐居之。”江西抚州南城竺由谱载:“迁公,延庆公子,讳迁字乔木,宋雍熙间任福建清流县令,生于后汉乾佑已酉(公元949年)九月十八日,殁于宋大中祥符癸丑(公元1013年)七月二十日巳时。娶强氏,生于后晋开运丁未(公元947年)八月十五午时,殁于宋祥符甲寅(公元1014年)六月二十日辰时。夫妇合葬建昌南城四十九都覆盆岗。”江西吉水南林谱记载:立公,延庆公第五子,生于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宋太宗开宝四年(公元971年)从湖南长沙来吉水南林,见此风景优美,随手植一葡萄枝,次年葡萄生长茂盛,硕果累累,便认定此是风水宝地,决定在此立基。江西谱对开、迁、立三公的记载,都认定他们是延庆公的儿子,都是北宋初期人,与延庆公所处的时代相吻合。 与江西普的记载完全不同,佳宏家门发表在易氏宗亲网和天下易家人网的文章《易氏各祖系族支历史部分简略情况》一文,其中关于开、迁、立三公的记载如下: 唐代(泰)、迁公、音公、立公、俨公、优公祖系各谱中自唐春先公起,迄今世系记载连续而清楚,如下: 远祖,勋公,世系未详。 远一世,春先公生继昶。 远二世,继昶公娶钱氏,生子二,云煜、云煌。 远三世,云煜公世系未详。 远三世,云煌公,娶熊氏,生子三:敬公、和公、泰公。 远四世,敬公,字恭之,娶欧阳氏,生子大模。 远四世,和公,世系未详。 远四世,泰公,是否彭泽附近支系,还有很多疑问,待后续各谱综合后定论。 远五世,大模公,字文标,娶湛氏,生子一:诚,女一适晏。 远六世,诚公,字全恕,娶冉氏,生子二:开、迁。 远七世,开公,字必先,文林郎,任海昏教谕,知海昏县事,娶毕氏,生子三:量、音、立(瑞昌、武宁谱记载是立公,黄石俨公谱记载是言公,言疑古代字误。) 远七世,迁公,居江西南城、抚州、乐安、进贤等地。 远八世,量公,迁建昌猴岩,娶许氏,生子二:俨、优。 远八世,音公,迁居乐平县、景德镇等各地。 远八世,立公,瑞昌、武宁谱记载立公生一子荣,荣迁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南村葡萄架;黄石俨公(谱)记载,言公迁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南村葡萄架。 一世,俨公,其支世系以开公为一世,居安义…… 一世,优公,生唐宪宗元和二(808)年,娶郝氏,生子五:宏、容、宝、安、霖…… 该文有这么几个基本观点:(1)开、迁、立三公的始祖是谁不得而知,只知其远祖是勋公,但勋公的基本情况“世系未详”,不清楚;(2)开、迁、立三公的远一世祖春先公隔六世后诚公生开公和迁公,开公再生立公;(3)开、迁、立三公的迁徙地与江西谱记载相同;(4)彻底否定了开、迁、立三公为延庆公儿子,否定这三大支系是重公后裔。对于这几个观点,我总觉得佳宏文证据不足,主观先入太多,严重缺少证据,且文中有自相矛盾的现象。不知该文的材料来自何处?是否来自江西瑞昌谱和1942年修的湖北黄岗谱? 我仔细查阅了江西瑞昌谱和湖北黄冈谱,发现瑞昌谱对开、迁、立三公记载太少,文字含糊,漏洞很多;湖北黄冈谱除了对俨公、优公有记载外,对迁公和立公没有记载。对这两地的族谱,我发现有这么一些疑点:(1)两地明清时期的老谱序文并未提到诚公生迁公、开公生立公,所谓诚公生迁公、开公生言、音、立公是民国后修谱人添加进去的。(2)瑞昌金槐堂《易氏大成宗谱》载开公生量、音、言三公,音公迁居乐平县,言公迁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南村葡萄架,而武宁谱又说是立公迁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南村葡萄架,这就明显是矛盾百出,不知到底谁说的正确,佳宏家门文中注释说“瑞昌、武宁谱记载是立公,黄石俨公谱记载是言公,言疑古代字误”,这种解释明显牵强,理由也不充分,很难使人信服。(3)瑞昌谱和黄冈谱都有一个明显的缺陷,从他们认定可靠的远一世祖春先公起,到俨公、优公,历代先祖甚至以后的各代祖先都没有生殁年月的记载,这就在时间上含糊其词,很难认定他们是什么时代人。比如优公,是什么时候出生的?两地族谱都未记载,而是现代人写文章猜测,一会儿说优公生于公元868年,一会儿又说优公生于公元808年,不是挖掘史料寻找证据,而是根据现代人写文章的需要随意取舍,这就不能不使人怀疑他的真实性。(4)优公第十世孙完公,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可是两地族谱对他记载也很含糊,他的生殁葬娶不得而知,只是说他是“开封榜眼,两举本州进士”。瑞昌谱说他是“宋元祐三年戊辰(公元1088年)科进士”,这明显是假设,查两宋进士名单,并无易完之名,而所谓“开封榜眼”更是无稽之谈,实属莫须有。易完的名字有的地方写作“易筦”,“完”、“筦”读音、意义完全不同,到底是易完还是易筦,叫人无所适从。他在“哲宗元祐六年辛未岁”写的那篇落款为“十世孙两举本州进士完敬撰”的谱序至今我仍疑其为后人所作,很有可能是公元1942年黄、浠合修族谱时所作。黄岗《易氏家乘》说这篇谱序是“由元英支谱采入”,现在无须去调查了解它的真实性,黄岗易氏族人自己应该心知肚明。落款完公是优公十世孙,如果优公是公元808年生,十世平均28年一代,比较正常;如果优公是868年生,平均22年一代就比较牵强。(5)瑞昌谱和黄岗谱均以优公为一世祖,瑞昌谱载优公生五子:宏、容、宝、安、霖,可宏、容、宝、安、霖均无传,优公后第二世是聪公。谱载:“第二世,聪公,即宏,字德明,葬东垅周善住址亥已向,娶曾氏葬二圣庙六田尾,向同,生子一:谋。”这样的修谱确实有点蹊跷,叫人看不懂,优公后第二世为什么不写宏公名字而改成聪公?是何原因要改名字?令人费解。且聪公也无生殁年月,甚至以后各代人基本都没有记载生殁年月,怎么不使人产生疑惑?(6)湖北黄岗、浠水和河南商城等地1994年合修的《易氏家乘》在其《易氏世系渊源考》中写道:“我祖勋公,由长沙而之宁乡,居是地有年,历数世而迄于唐,春先公生继昶,昶生子二,次云煌……”这种跳跃式的笔法就隐去了很多历史。不是他们不想写清楚,而是史实不清无法写,只好隐约含糊。湖南宁乡谱未见唐代以前有“勋公居是地有年”的记载,宁乡易氏是唐代以后述公长子欢公从江西泰和迁去后才开基的,勋公“由长沙而之宁乡”的说法不实。(7)瑞昌老谱序文中未见开公是唐朝人的记载,是后来受了黄岗谱的影响才在现在的一些谱文中添加上去的。这一添加就把开公所处的时代提早了200多年,约七、八代人,这就影响到修谱时世系吊线中“缺人”。我查阅了瑞昌谱中从十三世到二十一、二世,好多人名都是以千十郎、九五郎、三九公、百二十公之类数字构成的名字,这些可能都是假名,实无其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因为将优公从宋代提前到了中唐出生,这二百多年七、八代人无法续谱,要有人来填充,所以就造出许多假名来。而黄岗、浠水谱可能就更聪明,《易氏家乘》中从优公到九三公之间十三代人不入吊线,直接从迁黄的九三公开始列世序,避免了二百多年的人名空缺,那些以数字代人名的派序就出现较少。象上述这样的漏洞和疑点瑞昌、黄岗谱上还有很多,在此不必一一列举。 我仔细阅读过江西瑞昌《颜阳易氏大成宗谱》和湖北阳新族谱的电子版,是2009年制作的。从版式、体例来看,确实制作得很不错,内容也能兼容并蓄,把原来老谱上的一些内容都作了保留,还收录了其它一些地方族谱上的内容,使这一新修族谱更显完善。谱中虽然也有漏洞疑点,也有自相矛盾之处,但内容丰富,资料充盈,可以让后人去分析鉴别。相信我们的后人会比我们更聪明,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按江西谱记载,开、迁、立三公都是宋朝初期人,是延庆公的儿子;而佳宏家门的文章中说开、迁二公是诚公儿子,立公是开公的儿子。到底谁对谁错?从我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我对佳宏家门文章的观点不敢苟同。尽管我在《延庆公到底有几个儿子》一文中也对立公是否延庆公儿子提出过质疑,但找不到推翻我家清朝老谱记载的证据。从目前江西南昌、新建、抚州、进贤、吉安老谱记载的情况来看,比瑞昌、黄岗谱记载更加详实可信。就以立公支系为例:立公于宋太宗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来江西吉水南林立基比较可信,并非佳宏文说的立公是唐朝人。现在江西吉水南林还有宋朝时期立公开基时种植的古樟三十余株,立公传十世生南一公,南一公和文天祥同榜进士,那是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的事,《吉安府志》、《吉水县志》均有明确记载。从立公到南一公相隔290多年,约30年一代,从时间上看符合情理。如果立公是唐朝人,比“公元808年出生”的优公还早一辈,平均一代四十多年这就说不过去。 湖北阳新的《易氏宗谱》电子版上也有这么一段文字:音公迁江西省乐平县,立公迁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南村葡萄架;而江西武宁谱又说是言公迁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南村葡萄架。这些记载不知是怎么形成的,说法不一,而且音、言、立三公的名字不是出现在世系吊线里,而是突兀来这么一段放在世系最后,这不符合修谱规范,令人费解。我猜测湖北阳新和江西武宁、瑞昌为什么会有立公迁江西吉水南林葡萄架的记载,可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经常有湖北黄石新洲人和江西瑞昌、武宁人来吉水运输竹木。那时湖北黄石有个新洲垦殖场,经常来我家乡购买竹木,他们在吉水采购了竹木后顺赣江放排而下,进入鄱阳湖,再转长江水道,将竹木运往新洲、瑞昌、武宁等地。这些运输竹木的放排工中有很多易氏族人,经常住在我们的村子里。我们家乡的人听说他们也姓易,特别高兴,热情接待他们,在生活中可能谈及祖宗之事,因而他们回去把立公迁江西吉水南林葡萄架之事写入了族谱。当然,这只是一种分析猜测,不足为凭。 (六)摘自江西易氏联谊会副会长易自岐撰写《中华易氏》第二章: 知其源必溯其流。既然现在找到了我中华易氏之源,就必须寻其流。那么中华易氏流向何处?历来说法也不尽相同。然而,我们从诸多古籍史书和众多易氏家谱中,还是可以描绘出一个辗转迁徙的概貌。 我中华易氏先祖长时间生活在中国北方,即历史上称为“朔易"或“山左”的地方,这就是今山西省东部和河北省西部地域,即古时易水流域。 至春秋战国时期,自易讳尚公定居太原郡后,子孙繁盛称“太原堂”。由于战乱、政治斗争、灾荒等原因,举族或部分尚公后裔迁至齐鲁一带,即“古九州”中之青、徐二州地称“济阳堂”。 和易讳重公同时代的蒲州陶臣薛逢,在唐咸通十年(公元869年),为宜春易氏族谱所作序言中指出:“宜阳易氏,其先汉时,有讳欢者,居青徐之间。……先谱之著于青徐者,明矣。来袁(宜春)之谱,仅托始于经略使退,而不能穷上世所自。盖其去青徐之日既远,一时未易于访询,即询之而不核其实也。至唐检讨文静公(易之武之子,状元重公之侄)遍而求之,偶遇一同姓徐州世明,藏先世南昌尉轮所著谱,而印证之。经略公之讳字彼此不约而同。公以为木本水源,今始得矣,夫复何疑”。(本序录自清雍正版《宜阳槎溪易氏宗谱》) 薛逢为宜春易氏族谱所作序言说明:一,汉以前,易氏已落户于青徐二州;印证了易氏迁徙山东之说;二,宜春之易氏与青徐之易氏乃同根同源,或始迁从太原,或再迁自于山东。 西汉时,易氏欢公孙允,自青、徐徙居洪州(一说有先祖先徙金陵,后由金陵徙洪州,二说有先祖徙陈留)。允子洸,(一说洸为国荣长子)袭父爵,官拜大将军(一说拜镇南将军),后领兵镇守宜春郡,卒于官,殁葬宜春之西、萍乡之东,芦溪高岗塘将坟山。这是江西宜春有中华易氏定居之始。 尚公三世孙穆公之长子宏公,字若伯。姜齐灭后,田齐立,公不仕田齐,自齐(山东)归隐太原,旋再迁湖南郴州。 洸公裔孙易讳承球者生于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癸亥二月十五日.后官拜都给事。因黄巾起义,宦官作乱,言奸臣当道,社会动荡不安;承球公遇害,承球子淳公携母和妻儿逃往临漳宣化乡,不久又迁湖广长沙府浏阳县金塘,为长沙一世始祖(又一说淳公于东汉末年自河南陈留徙居长沙府浏阳金塘)。 洸公六世孙退,号栖隐,弃尘俗,捐妻子,结庐于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退公生二子,长曰轮,省金陵适遇石勒乱,授南昌尉,因宦,世居洪州西山。次子雄,字长兴,为浏阳县吏,举孝廉,授湘州别驾,复为舂陵令,居长沙,永昌间死王命。是时王敦反,又遇颖川寇作乱,远近惊扰,雄公长子鸿举仍守故地(长沙),雄公幼子(一说为次子)鸿逵避乱徙居宜春。 尚公第35世孙铨公,生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铨公自幼文才超群,登进士第,唐玄宗开元年间官任宜春节度使,后因安史之乱,弃官隐居宜春郡南集云乡紫云峰下,系为宜春九联坊开基祖。 |
|
作者:易水围 (2017/6/16 9:39:51) |
回复此贴 |
|
|
回复:出土文物证明易姓商朝时候已经存在 |
第 2 楼 |
从出土商朝文物甲骨文显示易姓人商朝已经存在:易姓乃纯正之姓,太古之姓。易姓以易国为姓应该是可信的。出土商代文物甲骨文载有“易国”“易侯”“易人”之称,当是对易姓的认同。随着夏朝的灭亡,商朝兴起。为巩固统治,商便组成了由数十个方国联合的商王国政治共同体,根据方国与商关系的亲疏及国家大小不同,给方国首领封以爵位,或为侯,或为白等,易国被封为侯,国君即易侯。商与方国的关系,不能说是君臣关系,但和平时期,方国向商纳贡,战争时间方国则要出兵打仗,保家卫国。《中国全史百卷本001卷》载:“甲骨文中经常可见‘某侯’,‘某白’的名称,侯、白即是商王朝下属的方国部族首领的称谓。现在已知的方国侯白已达到数十个,如:兴、鬼、而、井、易、丹……等”。《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一书(作者王震中)第37页说“据研究,甲骨文中有称‘易’的国族或国族人。甲骨文记载的‘易人’,‘易人二十’就是名为易之国族或该族之代表人物易人向商王国贡纳、入贡的记录。”易国、易人,无不说明易姓的实际存在。王震中还说“甲骨文中的易氏很可能就是活动在今河北易县、易水地区的商代的易族,即夏代有易之后裔。”,徐中舒在《先秦史十讲》第28页中说:“狄之见于记载虽始于公元前660年顷,但狄之活动于中国北境,实远在次期即是说夏商时易族是存在的。《周易》之前挂爻辞及西周以前所流传之故事中,实称此族为易”。易族易国在夏商时期就存在的说法,诸多学者的认真是一致的 。古代,人们常把国名、族名、族长名、族人居住之地名等都会用一个名称来表示,这里把易人指认为姓易的人。据《易县文物志》稿载:黄帝城是在易氏部落都城建立起来的,易氏部落遗址,据考古证实,有人类居住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到周武王十三年分封天下800诸侯时,召公奭封北燕,建都于武阳,将易氏部落的人们迁至在武阳城,从此易氏部落遗址才停止使用。据后土宝卷载:“荒山下,筑新城,亦名涿鹿(此系当今涿州)任由他、炎黄爷,为帝为君”。这说明涿鹿城(涿州)是黄帝给炎帝建的,建好后黄帝又到河南有熊氏部落建都,易水河畔的都城就留给易氏国使用,这就是历史上古称为:“炎帝居河北,黄帝居河南,南北合治,天下太平,四海归炎黄。” 今天开明时代,尊重历史,还原易姓历史本来真面目:尊重易氏是夏朝前河北易水有易氏部落的后裔。 中华易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源远流长,易氏是最古老的以地为姓百家姓氏之一。易氏源于易氏部落(有易氏),非受封赐姓。易氏源自黃帝轩辕氏次子昌意-顓頊-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虞舜-戏(有易氏即易氏祖先),中华易氏元宗始祖轩辕黃帝裔孙虞舜之子戏即有易氏始祖,有易氏后裔夏朝前形成有易氏部落,久居易水(以今河北省易县一带为中心),后以易为姓,所以易姓没有受姓始祖。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时,易水流域之有易氏已明确于史端。夏前,有易氏在易水流域发展繁衍,到夏代成为整个黄河下游最大的氏族族群,庞大的有易氏族群,实证不间断,已可上溯公元前两千多年(东汉黄河才逐步南移到今入海口),后因有易氏而有地名“易水”;有易氏的宗族传承、社会的兴衰、方国的繁衍及地域发展的变化、进贡、勤王等等留下了大量的史证,成就了后来的群经之首《易经》。易水因有易氏而得名,有易氏因望族而显著,其历史由来、血脉传承,可谓源远流长。大禹治水前有易氏部落在易水流域生活至公元前各历史时期,易氏族裔以部落族群,地域方国形式在易水流域附近繁衍了近2058年。易氏谱中易氏本姬姓相合证信最早的源流依据始于公元前约2357年,比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166-1122年)的姬姓早1191年。《山海经大海东经》又说:“帝舜生戏,戏生摇民。”。‘戏’即‘易’。也就是说,有易是帝舜之后,有易氏部落生活在大清河后大清河因有易氏部落改名为易水,有易氏部族在文化上最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以太阳和蜥蜴为图腾标志,一是擅长观测日月星象以定历法,易水河流域两岸有一强悍的氏族部落居住称有易氏部落建有有易国都城在涿鹿(今河北易县县城西南三十华里的中易水北岸福地村南),《竹书纪年》载“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曰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克之,遂杀其君绵臣也。河念有易,有易潜出。据西汉官修征南将军易洸家簿和其后裔唐状元易重孙子易文贇《南谱》续本江西萍乡《萍东牌楼 重桂郡 易氏族谱 瑞叟堂首卷》载:商朝初期有易氏部落一部分族人从易水分迁雍州(今陕西咸阳一带),有易氏部落的后裔易正周穆王赐官职南仲政治上第一次合法姓易,公随祭公征战犬戎,论功受爵,而穆王以其功高,世传易水,南仲生恒,恒生敖,历数十世后生巫字牙【注解:因为易牙来自雍地,春秋时候雍邑系郑厉公时候的郑国大夫雍纠的属地,所以据此宜春温泉谱及湖北金槐谱牵附成雍地雍纠后裔。易牙是郑国人不是齐国人,易牙不是姜太公后裔,不是姓雍巫,而是商朝初期从易水迁到秦地雍州有易氏部落的后裔,易牙本来姓易,是雍州的巫师即高级知识分子,公元前643年从雍州聘请到齐国给齐桓公做大夫封淄渑今山东省。】,牙公生四子:岷、隅、和载、元章,有讳元章者,散住青州、徐州之间,公元前634年,鲁与楚攻齐,夺齐“谷”,安排齐桓公之子雍管理“谷”,易牙辅助,齐桓公之子公子雍的后代到楚国做了大夫,易牙后代一起到了楚,以此推算,一百多年后的公元前479年,白公胜之乱的易甲当是易牙之后,《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载易甲后裔易尚即湘鄂谱载易恺战国未期公元前295年自楚移居晋之狼盂即今山西太原府阳曲县郡曰太原后裔称“太原堂”,由于战乱、政治斗争、灾荒等原因,举族或部分尚公后裔迁至齐鲁一带,即“古九州”中之青、徐二州地子孙称“济阳堂”。后裔胜为秦内史,晦迹临淄,世居金陵。传十数世孙欢生敬康,敬康生允,允生洸,拜征南将军,西汉汉昭帝时易洸承父爵任镇南将军携家眷从金陵率军驻守江西袁州乃史上易姓入江西第一人【当时洸公家眷和易姓的子弟兵很可能就是今天不明世系易姓人的先祖,所以今天易姓人不能说都是洸公的后裔】,几经辗转洸公后裔从宜春迁江苏太仓,三国时公元222年万年公【即宜春谱载淳公和湘谱载“三国魏文帝(223)伐蜀姜维时有部将易恺雍州剌史”】从江苏太仓迁湖南浏阳传退公西晋时公元257年生易雄【江西萍乡武功山是雄公父亲退公仙逝之地,退公先祖洸公葬江西萍乡将军山,所以说易雄将军宜阳作正神】,东晋初,死王敦难,阖家五十人皆殉节,惟存两幼子:天骥,官至刺史,天骏,官至千户。至隋大业间,避沈抑生之乱,分迁江西太和庐陵宜阳暨长沙。江西易氏有许多互不隶属的大支族,已知除了熟知的宜春状元易重公四兄弟(之武、思公、重公、裹公)四大支族外,还有永修、瑞昌、武宁的易优公支,星子、南昌的易俨公支,城南、临川、东乡、进贤的易迁公支,庐陵(吉安)的易常晓公支,宜春的易常明公支,分宜的易常光公支及泰和的易常亮公支,以及不明世系历史各朝代中不知名字的易氏先祖族人后裔,先后从江西、湖南辗转分迁全国和世界各地!总之,易氏源于易水,可考的有春秋末以易甲为代表的易氏族群迁淮河流域中游,战国末以西汉易洸将军的先祖们迁山左(山东潍县附近,是由山左迁袁州的西汉征南将军易洸公家族世家官修簿籍。晚唐状元重公之子赟公以此为兰本修成《赟公谱》,即今《萍东谱》,至今宜春仍是易姓居住最集中区域,同地域古今支系庞杂),秦、汉两代南征时南迁赣地,至今在江西各地,易氏在隋唐时居住至今的地域祖系支系还有多处,如吉安太和,吉水,鄱阳,饶州、宜春、南昌安义、新建,进贤,瑞昌,抚州南城、乐平。今散处各地的成千上万支系,古时修谱较早也就屈指可数的四个祖系。唐朝之前的易氏祖先具体世系我们是无法考证清楚了,唐朝之前的易氏祖先都是我们易氏共同的精神祖先,特别易雄将军的忠义爱国、忠于职守、为国家和平统一英勇献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更是易氏精神的代表,公是易姓在《晋书》立传和《资治通鉴》入国家正史第一人,公为国为民殉身而家死难51人,这是历史上实为罕见,公死后受到晋、元、明、清四个王朝敇封和特诏,浏阳忠愍候祠历朝历代春秋两祭,所以先辈们选择尊忠愍侯将军易雄为中华易氏精神祖先,因为易雄将军可能还有其他族人,所以不能说当今易姓人全部是易雄将军或说易洸将军或说易甲的后裔,只能说天下易氏一家亲,老谱载:“宗开易水(易氏开始在易水),毓秀太原(后迁太原)”。各地各支系可人性化自由选择谁是自己的精神祖先,实际祖先可从唐朝之后始迁祖开始如实记载。是皆纪姓之原,武杰文豪辉史册,睿智长流人世间,功德永昭天地长,引我易氏后辈自豪! |
|
作者:易水围 (2017/6/16 9:42:09) |
回复此贴 |
|
|
回复:出土文物证明易姓商朝时候已经存在 |
第 3 楼 |
大禹治水前有易氏部落在易水流域生活至公元前各历史时期,易氏族裔以部落族群,地域方国形式在易水流域附近繁衍了近2058年。易氏谱中易氏本姬姓相合证信最早的源流依据始于公元前约2357年,比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166-1122年)的姬姓早1191年,有易氏、鲜虞、中山不同一脉,有易氏的后裔易姓与鲜虞、中山无关系。探究易国与易姓起源:1、有易部落所建的易国,地处今河北境内,王国维和郭沫若认为有易氏是夏初的一个较大部落,商汤厚贿有易部落,得助灭夏,商代有易方国仍存并勒于王事;2、孙亚冰认为周成王时灭的尧帝唐国、周叔虞分封的唐地是卜辞中有易部落建立的易国,认为易国在今山西洪洞纺堆永凝堡附近,夏之前,尧封于唐地,都于冀,尧部族因黄河下游水患西迁太原地,"唐尧都冀遗风至周",因都于冀,为其管辖,有易氏部落只是尧都城的其中一个部落,所以易氏远祖自古是属太原郡望,只是春秋至战国分三支。到现在的延传,并非易氏真的迁到了太原。3、姜尚的子孙被封易地在今河北境内远古时是易国遗址,所以误认为易姓是姜尚后代。殷商甲骨文代表姓的“易”字有出土,易县博物馆“易氏”陶罐,这就牵扯到许多名家学者没有发现有易氏历史。商末周初赐易正南仲合法姓易、公元前643年易牙、公元前479年前以易甲为代表的一大批易氏族人已经存在,不需要类似公元前376年以易恺为代表的十几种牵附之说。当今存世之甲骨文实物有记载,有易氏,有易氏潜出后已经去掉“有”字,直接叫易族,易水因易族称之为易水,最早存在于大禹冶水之前已在易水蘩衍形成有易部落,因易氏部落生活在大清河河畔,大清河因此改称易水,易水因而得名。夏朝有易氏部落之称,当是易姓始于此,从传说的黄帝时代开始,我国北方今河北省南起漳河,北至滹沱河保定石家庄邯郸一带的漳河型先商文化分布地区,是有易氏部落居住地,与商族毗邻,他们的活动地域广、族盛,此族在史书上又称“有易”,“有易国”,以及“易”。《竹书纪年》载“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曰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克之,遂杀其君绵臣也。河念有易,有易潜出。此时为帝泄十六年(公元前1806)。是说殷王亥在有易部落做客时淫乱,被有易杀,后来亥之子上甲微联合河伯部落攻打有易部落,杀了酉长绵臣(史书所载的易国唯一国君),灭了有易国。河伯人念有易之好,帮助有易遗民潜逃。从此,史籍上再也没有了有易部落的记载。在袁祖亮,焦培明所编《中国人口通史•2先秦卷》中说,“有易氏迁往山西”而后被称狄人,“这里的狄人就是有易氏的后裔。”至此史籍上以狄相称。古时,狄易二字互通,有易族与有狄族为同一古民族。后来北狄人被晋国把他们赶出山西,迁到了太行山东侧,逐渐成为望族。因长久居住于此,影响面扩大,慢慢在此地域内出现了用有易氏之易来命名河流、地域者比比皆是,如古漳河称南易水;古滹沱河称北易水;古洺水称易水;洺州建了一个易阳国;现在的安新县称邻易;再后来又命名了易州,后而易县等等。如此多的地域都是以易字命名的,说明这些地方是易氏部落活动区域 。这种地名随人姓氏而生的现象,古今皆如此,当代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黄帝》P45页上说“古时地名是随人迁移的”。《易县志》记载了三条易水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此地区是易氏部落的地望所在,流经此地域的三条河便称之为三条易水河,因为有三条易水河流经此地,此地在581年开始享有易州称呼,而后改称易县。既然水名、地名、县名皆有以“易”命名者,并成为该地域的独有现象,足以证明有易氏部落名望是很高的。此外有易氏部落,以善骑马射箭,性格彪悍,来去如风著称,与华夏诸国的争斗不断,让各国头疼不已,才有华夏国与国之间的“尊华攘夷”统一行动。正是因为易氏部落强大到了让其他民族敬畏的程度,说易姓始于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持易姓始于有易氏部落的观点者,自古有之。宋代庐陵《易氏族谱》(宋二续修谱序)是这样写的:“自古有易国,后以为氏,源深而流长,根固而叶茂”。说此话之前,写谱人还多有笔墨,说刘姓、李姓有不同之姓源,源于赐姓,经过几次赐姓,反而含混了,“不得而考也”,“不得而明也”了,说了此话之后,才笔锋一转说“今易姓则不然,自古有易国……”,这就明白无误的说易姓不同于刘姓、李姓,他们是赐姓,而易姓则是以易国之国名之易为姓。故易姓乃纯正之姓,太古之姓。相对于华夏大国,易国(部落)仅是一个少数民族蕞尔小国,没有人会去攀附他。故写谱人说易姓以易国为姓应该是可信的。商代有“易国”“易侯”“易人”之称,当是对易姓的认同。随着夏朝的灭亡,商朝兴起。为巩固统治,商便组成了由数十个方国联合的商王国政治共同体,根据方国与商关系的亲疏及国家大小不同,给方国首领封以爵位,或为侯,或为白等,易国被封为侯,国君即易侯。商与方国的关系,不能说是君臣关系,但和平时期,方国向商纳贡,战争时间方国则要出兵打仗,保家卫国。《中国全史百卷本001卷》载:“甲骨文中经常可见‘某侯’,‘某白’的名称,侯、白即是商王朝下属的方国部族首领的称谓。现在已知的方国侯白已达到数十个,如:兴、鬼、而、井、易、丹……等”。《商族起源与先商社会变迁》一书(作者王震中)第37页说“据研究,甲骨文中有称‘易’的国族或国族人。甲骨文记载的‘易人’,‘易人二十’就是名为易之国族或该族之代表人物易人向商王国贡纳、入贡的记录。”易国、易人,无不说明易姓的实际存在。王震中还说“甲骨文中的易氏很可能就是活动在今河北易县、易水地区的商代的易族,即夏代有易之后裔。”,徐中舒在《先秦史十讲》第28页中说:“狄之见于记载虽始于公元前660年顷,但狄之活动于中国北境,实远在次期即是说夏商时易族是存在的。《周易》之前挂爻辞及西周以前所流传之故事中,实称此族为易”。易族易国在夏商时期就存在的说法,诸多学者的认真是一致的 。古代,人们常把国名、族名、族长名、族人居住之地名等都会用一个名称来表示,这里把易人指认为姓易的人。据《易县文物志》稿载:黄帝城是在易氏部落都城建立起来的,易氏部落遗址,据考古证实,有人类居住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到周武王十三年分封天下800诸侯时,召公奭封北燕,建都于武阳,将易氏部落的人们迁至在武阳城,从此易氏部落遗址才停止使用。据后土宝卷载:“荒山下,筑新城,亦名涿鹿(此系当今涿州)任由他、炎黄爷,为帝为君”。这说明涿鹿城(涿州)是黄帝给炎帝建的,建好后黄帝又到河南有熊氏部落建都,易水河畔的都城就留给易氏国使用,这就是历史上古称为:“炎帝居河北,黄帝居河南,南北合治,天下太平,四海归炎黄。” 据南开大学历史系所编《中国古代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下同)第二章28页至37页所述,早在商朝先世,黄河北岸有一个有易氏部落。我们认为,有易氏后裔后来逐渐形成了易氏。商族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商族始祖契(音谢),和他的第五代孙冥,都是治水能手,冥曾经跟禹一起治水。冥子王亥时开始用牛载重,他常赶着许多牛羊在部落之间进行贸易活动。有一次王亥到了黄河北岸,因行为不轨,被有易氏部落酋长杀死,牛羊也被抢走。后来王亥的弟弟王恒及王亥的儿子上甲微,向有易氏兴师问罪,又把有易氏酋长绵臣杀掉。从此两家结下冤仇。清朝张澍著《姓氏寻源》也写道:易即朔易。朔指河北,易即今易水,商上甲微伐有易,即伐易水之有易氏。禹治水有功,许多部落人民都拥戴他 ,所以舜帝让他做了首领,传到他的儿子启,便称“夏后”,即帝王之位的意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从禹到桀共传14世17帝,约五百年(公元前2100年至前1600年)。绵臣作为有易氏部落的首领,是维护夏后氏的统治的。所以在公元前2100年的时侯,就有了有易氏。但那时的有易氏部落,是不是就是后来的易姓呢?古代的部落名称,往往在前面冠一个“有”字,如有虞氏,有扈氏,有熊氏等,后来去掉“有”字,就形成了虞氏、扈氏、熊氏。例如,熊姓来源有二,其第一个最早的来源是来源于黄帝有熊氏部落,黄帝子孙中有一支,以其部落号“有熊氏”去掉“有”字以“熊”为氏,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即熊氏。同理,有易氏后来也去掉“有”字,就形成了易氏。但由有易氏部落,到去掉“有”字而形成易氏,有一个过程,易氏的形成应该迟于有易氏的形成,我们尚不知有易氏何时去掉“有”字形成易氏,但在在上甲微伐有易氏部落时,史籍仍称其为有易氏,在此之后某时,才去掉“有”字形成易氏。自然形成易氏后,到周朝又因功得到赐姓,使自然形成的易氏在政治上合法化。周穆王时,南仲征犬戎立功,周穆王分封易水给南仲赐姓易,是为易姓受姓始祖。家谱对易牙的怀疑都是在清朝以后,有些姓氏题材的书籍说易氏为易牙之后,此说值得商榷。易牙是否姓易,尚在讨论中,即使易牙姓易,因为他比有易氏形成易氏迟了一千多年,比南仲受封得姓也迟了几百年,所以不宜称易牙为易氏始祖,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 现在易姓与有易部落的关系值得高度怀疑,家谱中最早说来源“易国” 的是修于宋代的黔阳谱。宜春谱的“有易部落”的说法是后面修谱推测的,黔阳谱清朝也推测来源“有易部落”。
|
|
作者:易水围 (2017/6/16 9:42:39) |
回复此贴 |
|
|
回复:出土文物证明易姓商朝时候已经存在 |
第 4 楼 |
这只是一种说法,因为各地易氏族谱说法不一,现在还无法确定。我这里将易文鹏先生于2003年在本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再次发在这里: 也谈始祖易南仲 ——兼谈榜眼易完 (作者:湖南桃源易文鹏。版权所有) 易姓是如何起源的?易氏得姓(受姓)始祖是谁?这是每个易姓族人都应弄明白的。为了弄清易姓起源,古今许多史志学者,特别是许多易氏名流,曾经作过很多考证和探索,在国史、方志、族谱中,已有若干记载。近几年,本家易业夫先生创办《天下易家人》网站,倡议天下易姓人士进一步探讨易姓起源。本家易宪武先生积极投入,许多本家提供信息,已经共同挖掘出了不少宝贵资料,真是令人兴奋不已。我自1999年参与编写桃源易氏族谱以来,在湘、赣两省若干易氏集居地作过一些实地采访和调查,见过若干易氏新老族谱,也考查过若干有关的史志资料,有意与各位本家及史志界朋友共同探讨。 关于易氏始祖,史书族谱上有多种说法并存,有言易牙者,有言易恺者,有言易尚者,有言易正(政)公南仲者,有言易申(甲)者。我对这些说法的基本态度是,尊重前人劳动,尊重历史,先客观如实地接受保留下来,不要稍感模糊、疑惑就轻易否定、略去、删改。因为史志族谱资料太多,个人视野、精力有限,不可能接触所有材料,很可能此处不明彼处明。在客观保留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再分析、整理,去伪存真,使之条理化,最后再作结论。目前我仍深感所见材料不足,特别是族谱材料。 我特别珍惜族谱材料,因为它直接取材于各姓族广大民众,执笔者多为古代社会名流或官宦之家,经过了历朝历代许多人的考证,是国史、方志的重要源泉之一,常可补国史、方志之不足。下面先将我所见几个关于易正公南仲的材料奉献给各位本家,再谈我的看法。 1.《丰城河湖易氏大成族谱序》——大宋至道三年辛丑(公元九九七年)赐进士第出身、中宪大夫、河南开封知府、年家弟吕端撰。 尝谓万物生于天地,子孙出于祖宗,故木必有本,水必有源,源深则流长,木大则枝茂,此千古不易之常也。然则流长当思源远,木茂当思本深,今易氏子姓蕃衍,修家乘尊祖敬宗,此皆仁人君子之孝心,光前裕后之盛举。溯厥由来,乃周之正公(南仲),以地为姓,递衍递传至唐有重公,名扬显达于京师;至宋有祓公,状元及弟,官至尚书。恐先传之有虑,分徙之无知,苟非谱书以志之,而支分派别,虽有尊祖敬宗之心,何以知其先德?何以联其后裔?于是尽心修集,以易氏之始祖,而复传至唐重公,而更为一世祖,考订谱序,集成家乘,使昭穆秩然,炳如日星,庶乎穷源重本,序其世系,光其祖德,以垂百世之后,是其仁孝之心,不令人有足嘉欤!问序于予,予固乐而为之序。 2.《南仲公以下前十世世系表》(原载丰城河湖易氏大成族谱) 世次 名 字 出生年号 公元 备注 1世 正公 南仲 商帝乙年代 正公(南仲)系商朝有易氏部落之后裔,仕周为上卿,上赐易地,以地为姓。配颜氏,生子一,丙吉。 2世 恒公 丙吉 事周为上卿,配孟氏,生子二,有诚、有信。 3世 敖公 有诚 商帝辛二十二年戊辰 前1133 三月十六日辰时 4世 广公 尚德 周成王二十八年癸丑 前1088 二月十一日卯时 5世 集公 正华 周昭王元年己丑 前1052 二月十三日丑时 6世 同公 文志 周穆王元年庚辰 前1001 7世 合公 子清 周共王十年甲申 前937 8世 久公 占星 周懿王二十三年庚戌 前911 9世 长公 绍元 周夷王十四年庚辰 前880 10世 元章 伯英 周宣王十二年乙酉 前816 (宜春易氏由1世南仲起已传至138代,余略。周共和年即前841年以前各王的历史纪年,众说纷纭不统一,各说间约有几十年差异。《夏商周断代工程》对纪年虽已有初步成果,但尚未普遍采用,采用要改动原有纪年,要有一个过程。本世系表沿用《纲鉴易知录》纪年。 3.《槎溪易氏宗谱序》——明万历辛卯年(公元一五九一年),江西宜春明嘉靖进士易可久撰 易氏自南仲受封以来,其流寓都郡,声名实录,远无可稽,自汉将军洸由金陵而来袁,郡志载其宅墓甚详。至唐朝云山公,历三世而有重祖,登会昌五年状元,命侄陵台令文助搜访先世遗谱,世承继续莫备于兹,及后简蠹莫可记详,已经百十余年,究其各分砧基,标记详细,毫无错综。阅其今谱,派别不胜淆乱,又无生殁葬址,叔孝子暘崖与先严君闲尝慨叹,予亦未尝不留心于此。幸而得叨上荐,王事多难,琼蜀任重,敢不竭躬尽瘁,幸今边陲烽靖,蒙恩特赐侍养,兹乘禅服余闲,合族兄弟叔侄索予修谱,罔敢有懈,遍求名献,复得庐陵叟以绍藏有唐状元会试录及标序齿录,并其家谱示予,与禹谟祖原所遗剽二郎残帙吊图不符,而同亦不敢妄自独事,公从合五分砧基簿,依古参校,搜查,复具名讳、行、字、生、婚、殁、葬、住居、迁移以为规鉴,庶后世子孙知有谱式,永为定符也,谨志。 4.《诗经•小雅•出车》 三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中央。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 四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涂。 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五 口要口要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优心忡忡; 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六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猃狁于夷! 注:《诗经》为毛公所传,故又称《毛诗》。诗中“王”何所指?“南仲”为何时人?《毛传》云:“王,殷王也。南仲,文王之属。”南仲为殷商时周文王姬昌的部将,曾奉殷王之命北攘猃狁,西伐西戎。 根据以上四个材料,加上萍东牌楼易氏族谱《易氏宗源述》与世系表,及宪武先生在《再论》中所引《竹书纪年》的记载(商帝乙命南仲西拘昆夷城朔方)(均见《天下易家人》网站),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商朝帝乙时期,确有南仲奉王命征伐猃狁西戎立下赫赫战功的事实。 第二,南仲确为已知易氏得姓最早的始祖。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是族谱资料,特别是几种不同族谱载有相同连续世系,宜春谱且载有南仲以下五世之内连续三代孙的详细出生年月日及时辰,由三世祖有诚(佑诚)上推至一世祖南仲生活于商帝乙时代,与《竹书纪年》及《诗经》所载殷王命南仲时代恰好相符,这还不能表明南仲为易氏始祖吗?所欠只有一点,即未从史书上找到赐南仲姓易的明确记载,但这不足以否定赐姓说,因为商周时代文明尚欠发达,没有系统完整的历史记载。散见的少量史料,不可能将所有赐姓都记载流传后世,记载了也可能因各种原因毁失。古代存在赐姓是肯定的事实,但未必都记载在国史中,而多载于族谱。族谱内容不可能都记入国史,如果族谱内容与国史内容完全相符,则族谱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们也没有必要编写族谱探讨族史了。族谱与国史的关系相互补充,当然有部分内容会重复,但决不可能完全相符。所以未见国史佐证,不足以否定族谱记载。谱载南仲为易氏始祖是可信的。 从时间上看,易氏始祖南仲生于商帝乙时期或稍早,仕于商末周初,约公元前1000多年,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至于易牙、易恺、易尚、易甲(申)等,被有些族谱尊为易氏始祖,由于某一地某一宗支易氏所见有限,尊某为某地某支始祖也无妨,不必斥为荒谬。各谱所说不同始祖,可能是各支迁于各地的始迁祖,而不是最早始祖。从时间上看,易牙、易恺、易尚、易甲(申)都晚于南仲,在易氏繁衍、播迁过程中,只能算是“姓流”中的一些站点,而不是“姓源”。 应该指出的是,湖南湘乡族谱源流考尊为易氏受姓始祖的易恺,是东周战国时魏国上大夫;鄂东族谱序列为三个易氏“纪姓之原”者之一的易恺,是三国时(亦有说南北朝者)魏国雍州刺史。有两个易恺,《万姓统谱》中,将战国易恺列为除易姓题注下易牙之外的三十二位易姓人物的首位(难怪易氏后人将此易恺视为始祖),而三国易恺在此则列为第三位。看来《万姓统谱》编者明代凌迪知未查看丰城、宜春、萍乡易氏族谱,查谱之后,收录的易氏人物会更多,两位易恺都无缘荣任易姓之“源”,只能屈居易姓之“流”。源也好,流也罢,都是易氏祖先,都为社会和易氏家族作出过贡献,都应受到易氏后人的尊重和崇敬。 最后谈谈榜眼易完。在《易氏金槐演派源流序》中,载有“弁公子曰完,宋敕授开封榜眼”一语,在“榜眼”前冠有“开封”二字,初看确似有点不解。但易完自己说是“宋哲宗元祐六年”登科为进士,查宋哲宗元祐年间河南开封为都城,易完在宋朝都城开封登科榜眼,在“榜眼”前加“开封”二字,谅也无妨。我在编谱过程中,为收录易氏名人曾翻阅过明代《隆庆瑞昌县志》,其《人物志•甲科》中,在易完名下明确注明为“元祐榜眼”,今再查核无误。现将瑞昌县志关于易完的记载照录于后,以供参考。 “宋元祐年榜 易完 字德修,性刚毅,躭学,发解第,元祐榜眼。以不附新法,归疾终,朝廷封帛葬之。” 族谱与县志都明确地将易完列为榜眼,易完的榜眼出身应该是可信的。 我的看法未必一定正确,欢迎各位本家及史志谱界人士批评指正。 (湖南桃源)易文鹏 二○○三年元月五日于常德师范学院 |
|
作者:易水围 (2017/6/16 9:43:15) |
回复此贴 |
|
|
回复:出土文物证明易姓商朝时候已经存在 |
第 5 楼 |
易雄考证易姓来源 (易文鹏注解,2017年5月8日) 《桃江易氏六修谱》记载,“据湖南宁乡《易氏九修谱》所述,经晋代孝廉浏阳人易雄考证,易氏是周朝毕高的后代,毕高初为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子,封于毕国,以国为姓,因而为毕氏。毕高的后裔毕万,为春秋时晋国大夫。公元前661年,晋灭魏国,毕万被封于魏,为魏大夫,遂以封邑为氏,为魏氏。魏氏传十二代,为战国时的魏武侯,当时魏上大夫恺公,系魏氏后裔,魏武侯与韩、赵,三家分晋(公元前376年)之后,恺公以同姓上大夫,食采于冀州东境易水流域,以采地为氏,于是始氏易。” 注解 周文王姬昌(西伯)是黄帝的后裔,由黄帝至周文王的世系是: 黄帝(姓姬)——玄嚣——虫乔极——喾——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西伯(周文王姓姬)——武王 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封于毕,为毕姓,即毕高。毕高的后裔毕万,为春秋时晋国大夫。公元前661年,晋灭魏,毕万被封于魏,为魏大夫,遂以封邑为氏,为魏氏。魏氏传十二代,为战国时魏武侯,当时魏上大夫恺公,系魏氏后裔,魏武侯与韩、赵,三家分晋(公元前376年),恺公以同姓,食采于易水流域,以采地为氏,从此开始有易姓,恺公为易氏受姓始祖。 由此可见,易姓是黄帝姬姓的后裔,经历了姬姓——毕姓——魏姓——易姓的演变过程。全国易姓228万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即210万人以上,都认同黄帝及周文王后裔恺公为易氏受姓始祖。 |
|
作者:易水围 (2017/6/16 9:43:42) |
回复此贴 |
|
|
|